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68.html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继续考研深造,尤其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考研大军日益壮大,国内考研“内卷”愈发严重。

有的同学一次没有上岸就“再战”;有的学生“考研、留学双管齐下”,准备国内考研的同时,已经开始申请出国读研,“进可攻退可守”。也有同学选择了“急流勇退”,放弃考研,在本科期间就专注于留学申请事项。

其中,日本凭借其独特的留学优势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一下国内考研和日本考研状况。

PART01

国内考研现状

考研人数激增

首先,从各个高校已公布的数据来看,考研报名人数整体涨幅较大,普遍涨幅都在10%以上,平均增幅超20%。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预测:如果按平均增长幅度20%来算,年考研报名总人数预计增长91.4万人,考研总人数将达到.4万人,这个数字远超之前预计的万人。也就是说:考研难度再升级,考研学子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形势更加严峻!

述(最多18字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考研”?

究其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就业的压力”。

近几年,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增速相对有所放缓。加之疫情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工作越来越难找,尤其是待遇高的好工作。

而且每年的毕业生都在增加,但工作岗位却没有大量的增设。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迫争夺有限的资源。同样的岗位,如果在学历方面的优势更高,那我们被录用的机会更大。

另外,很多在职的上班族,也面临着升职加薪困难的问题。在绝大部分企业的晋升机制下,在能力各方面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学历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还有一些人曾经也是传说中的高学历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大学的扩招,中专、高中学历也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考研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选择。

简单来说,套用一句话就是:当你环顾四周,发现身边人都在前进的时候,你的止步不前便成了退步。

“专硕”成为更多考研生的选择

与学硕报考相比,专硕报考人数已成压倒式优势,这也是近年来研究生报考的显著特点。长安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相关数据显示,专硕报考增幅较快,报考人数占总人数的60%以上。

专硕报考为什么日渐火爆?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文: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张昭分析,一方面,专业学位硕士已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甚至个别专业学位类别在就业时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其次,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计划也在逐年增加。

另一方面,考生纷纷选择专业学位硕士则反映出研究生招考竞争程度愈加激烈,相当多的考生报考趋于理性,为了追求尽快“上岸”,往往选择考试科目难度相对容易一些的专业学位。

不过,各研招院校发布的招生公告或简章中表示,多所高校延长了专硕学制。目前,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已全部实行年学制;南京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部分专硕实行年学制。

对此,不少学生表示:三年制的专硕意味着要多交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如果能够早一年毕业,就可以早一年赚钱,也会缓解自己的年龄焦虑。

除了经济和年龄上的考量,很多学生更担心的其实是学术要求,“如果改成和学硕一致的三年制,那是不是意味着在毕业论文的要求上,也要向学硕看齐,论文要求会更严格?”

总而言之,专硕学制的延长也是经济上、年龄上、毕业要求上的三重考量。

“双非”报考热度超过“双一流”

除了集中在专硕,近两年,不少学生为提高“上岸”成功率,放弃报考“双一流”大学,转而选择“双非”院校,“逆向考研”也逐渐成为更多考研学子的选择。让不少的“双非”高校成为报考爆款,热度赶超“双一流”。

比如:2年西藏民族大学考研报名人数较1年同比增长12.2%;西北政法大学年报考人数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江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双非”高校报考人数也均超万人。这样的报名体量已超过不少高校,甚至赶超高校了。

考研信息不透明

国内研究生考试科目分为4门:2门公共课、1门专业课和1门基础课。其中,公共课为英语和政治,基础课为数学或专业基础,专业课分为1类,分别为哲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也就是说:不管报考哪个方向,学生都需要参加英语和政治科目的考试!

而考研考验的不仅仅是大家的努力程度、学习效率,还有你收集到的信息是否完备、准确。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如果你能够快速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就能在正确的方向上用力,避免浪费时间、精力。

不过,国内很多高校并不会公布考研真题及报考资料等,让很多同学摸不准学校自主命题方向,增加了备考难度和上岸难度!

此外,国内考研公布考试分数之后,学生需要过“国家线”以及学校“自划线”,然后才能参加学校的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而最近几年,“国家线”分数也是基本呈现上升趋势!

PART02

日本考研现状

首先,日本大学院的修士,相当于中国的硕士,在日本被称为“修士”或“博士课程前期”。

下面,对标国内考研现状,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考研情况。

日本考研人数

日本的大学可以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大类。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1年度学校基本调查》,日本共有大学80所,国立大学86所(其中4所只有大学院,无本科课程),占比约11%;公立大学98所,占比约12%;私立大学所,占比约77%。

而日本国土面积只有我国的%,人口数量只有我国十分之一;从比例上看,日本的大学更密集。

其次,日本本土学生考研的热情不高涨,一般大学本科毕业后就找工作,大学院升学率很低,基本在11%左右。

根据《1年度学校基本调查》,日本大学学部(本科)学生人数为万;大学院学生人数只有25万。本科毕业生升读大学院的比例为11.8%左右,比1年上升0.5%。

另外,在大学院中,外国留学生有5万人,修士(硕士)课程万,博士课程1万,专门职学位课程;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有万人,约占总体的69%。

日本大学修士入学考试

所谓的大学院修士入学考试,就是我们国内说的研究生考试。

在日本考修士,学生也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硕士招生考试”,这场考试是国内考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家处在这样一个筛选的模式中,注定要学一些自己没有兴趣的东西,比如政治。

日本考研没有统一性的考试,都是自主招生,考试内容有笔试和面试(甚至有些学校只取其一)。理工科可能会有高数、物理等基础科目考试。文科笔试多为所报专业的专业课内容,无高数、政治等基础科目,基本除了经济学,大多专业可以完全避开数学;并且考试内容少,对想转专业的同学也很友好。大部分学校校内考英语也可以利用托福、雅思、托业等成绩作为替代。

而且同一所大学的大学院,不同研究科,甚至不同专攻的考试内容都可能有所不同。比如东京大学计算机专业,在情报理工学系研究科、工学系研究科、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等都有开设。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优劣势进行灵活选择。

选校灵活度

国内考研每年只有1次机会,学生也只能报考一所学校。如果为了增大被录取的几率,考生只能在报考同时选择同意调剂。这样如果考生没能进入复试但是分数达到了国家线的话,就可以申请调剂,调剂学校自行选报,选择愿意接受调剂生的学校报名。

日本考研都是学校自主招生,大部分学校每年会有2次修士考试。这意味着,在同一个考试季,学生有机会报考多所学校,大大提升容错率。

日本考研渠道也很多,比如可以选择直考修士、英文项目直接入学、“研究生(修士预科)”过渡、语言学校过渡。

很多国内考研的同学,容易因为紧张或其他原因发挥失常,导致来年二战。但日本考研即使一所发挥失常,同档次的学校还是有机会报考,因为各所学校的考试时间都略有错开。

学生可参考前一年的大学公开“募集要项”确定考试时间段,统筹规划自己的考试安排。

总之,对于国内“只能报考一所”的孤注一掷报考方式,日本的“不限数量”的报考也使同学们甩开一锤定音的包袱,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希望,避免为上岸年复一年的复读、备考。

PART0

国内VS日本读研费用对比

出国留学,学生和家长都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yw/7853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