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8/5964855.html

刘赐贵现场点赞过海滞留车辆疏导工作者并要求

毫不松懈精心细致做好疏导

确保安全温暖送走每位旅客

沈晓明参加慰问

  2月21日晚上,省委书记刘赐贵和省长沈晓明来到海口滨海大道,看望慰问放弃春节假期参与疏导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向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为他们点赞。图为刘赐贵、沈晓明与志愿者握手致意。海南日报记者李英挺摄

  春节黄金周进入尾声,琼州海峡迎来出岛客流高峰,随着天气好转,海口市各港口全力抢运滞留过海车辆。省委书记刘赐贵始终记挂着滞留的旅客,上午就滞留车辆疏导工作作出批示;下午5时许实地走访滞留车辆,看望旅客,了解情况。2月21日晚上7时30分,刘赐贵与省长沈晓明一起再次来到秀英港,慰问滞留旅客,点赞参与疏导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希望大家毫不松懈地继续强化各项疏导措施,精心细致做好服务,使滞留的旅客感受到海南人民的温暖,确保每位旅客安全过海。

  刘赐贵、沈晓明来到秀英港指挥调度中心,了解疏导进展;随后又走进等待进港的车流和人群看望旅客,对放弃春节假期参与疏导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公安、交通、市政、环卫、海事、航运工作者,以及新闻媒体、义工志愿者、沿街居民、热心企业等各方面表示慰问。

  “要为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你们所有的辛勤付出都应该得到肯定。”刘赐贵发现,好些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坚守一线,眼圈都熬红了。他对大家说,当琼州海峡大雾影响通航并造成过海车辆滞留后,海南人民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拿出了防风抗灾时的劲头,为滞留旅客送上物资、传播信息、疏导交通,方方面面的爱心汇聚,缓解了旅客的情绪,让疏导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

  刘赐贵指出,很多滞留车辆带着老人小孩长时间等待,各方面工作人员都要充分理解滞留旅客的心情,进一步精心细致地做好服务,让每位旅客都带着海南人民的温暖离开。

  目前,各港口每小时运送过海车辆超千辆,疏导工作有序开展,港区拥堵情况正在得到缓解。“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大考。”刘赐贵对前一阶段疏导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各级各部门以毫不松懈的态度,克服疲劳,继续做好各项疏导工作。要始终把安全摆在第一位,一切服从安全需要,在确保每位旅客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疏导进度;要继续强化行之有效的疏导措施,加强海上和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安排运力和通行道路;要做好新闻宣传,广泛传播正能量,及时准确传递信息,引导旅客合理安排出行;要加强轮渡船只管理,有关领导跟船工作,及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眼长远,科学地谋划海口的港口建设。

  省委常委、秘书长胡光辉及省直有关部门、海口市负责人参加慰问。(记者彭青林)

 

海南上下一心沉着应对游客和车辆滞留,全力疏导做好服务保障

暖流,涌动琼州海峡

  雾锁海峡,10年不遇。

  春节黄金周步入尾声的这3天,海口市突遇出岛旅客和车辆滞留的“大考”。

  海南上下一心,沉着应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全力以赴进行疏导,做好服务保障,真心实意换取过海旅客的理解支持。在浓雾重锁的各大港口,海南人民的温情暖意,异常夺目。

  保障数万名滞留旅客回乡返程,是责任,是考验,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海南答卷。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全力保障旅客返程

  出警人次、志愿服务人员人次、环卫人员人次、民政救援义工人次、增设移动公厕座、累计运送油料升、救援车辆出动52台次……

  这是比工作日更加繁忙的春节黄金周假日,自2月18日以来的3天时间里,海南快速调度,为滞留旅客提供支援的统计单清晰呈现。“让滞留旅客尽快踏上返乡路”成为全省上下的一致共识。

  气候原因造成的大雾,使海南出港交通遭遇了一次惊心之考:2月18日开始,琼州海峡因雾多次停航,数万名旅客出港之路受阻。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作出批示,要求省市相关部门切实做好交通疏导和服务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游客出行影响。今晚,刘赐贵和沈晓明还来到海口港指挥调度中心,看望慰问一直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现场了解因大雾滞留在海口港的车辆的情况。他们还走上街头,看望慰问旅客和一直在路上执勤的交警、环卫工人以及志愿者。

  连日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毛超峰,副省长范华平等省领导也多次率队到港口现场协调指导工作。一切只为一个目标:让旅客过海回乡。

  多年来,每逢春节假日琼州海峡都会出现客流高峰,而今年迟迟不散的浓雾,给港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怎么办?缓解的办法就是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地不停航。为此,海南千方百计组织协调各方,通过船舶放空、增加艘次等措施调配运力,尽全力提高新海港、秀英港和南港等三大港口船舶装卸载作业效率,“船靠就装,装满就走”,加快滞留车辆疏运速度。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大疏导就此展开。

  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彻夜不眠疏导旅客

  “往左,好,停!”21日上午10时,秀英港区工作人员指挥车辆装船,一辆接一辆,有序驶入船舱,装载完毕,汽笛声起,舱门立即关闭,快速出港。连日来,紧张的装卸场面基本没有中断过。

  面对旅客滞留,压力最大的是海口市。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一套强而有力的应急处置和服务协调体系?多年来,在旅游旺季交通疏导中形成的迅速集结、有效管理和精准指挥意识,使海口在解决问题时沉稳高效。

  海口市迅速成立港区现场指挥部,指挥部由省海峡办、市交通港航局、市委宣传部、市交警支队等13家单位组成。各港区均由海口市领导担任指挥长,交通局负责人作为总联络人。

  大疏导“战役”需要精准指挥,通力配合。有了明确的高层级的一线指挥部,海口市与广东省海峡办在极短时间内就开启了联合办公,共同协调两省船运企业。人员、车辆、物资……这样的复杂调配,如果不依靠通力配合,根本无法完成!21日上午,“海巡”号为海口港驶出的“双泰28”客滚船护航,船上,多位海事执法工作人员的眼睛布满血丝,已经连续三天三夜了,海事护航没有间断;港航控股、海南铁路海口机辆轮渡段的众多工人,24小时装卸作业,汗水打湿了衣服,干了,再被打湿。

  大疏导“战场”需要信息发布的全程及时、快速、通畅。海口的政府信息发布和舆论宣传在群众引导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从文昌过来,一路听到广播信息,心里有了底。”重庆游客陈华建路上收听实时信息播送,高速路口看到多个告示牌,心中踏实了许多。引导错峰出行,海口建立半小时信息报送发布机制,并对通航情况进行预测,与万宁、文昌、澄迈、定安等6市县沟通同步发布海口港实时通行路况。

  大疏导“后方”需要人力的坚守、服务与保障。公安、城管、交警,甚至环卫工人,连日来彻夜参与支援,毫不松懈。21日凌晨1时许,在天翔路与滨海大道路口,海口交警支队秀英大队的交警依然在路口引导车辆缓慢前行,夜色中,那一身黄色的警示服,是暖暖的光,让人感觉踏实。统计显示,截至2月21日12时,海口3天出动交通执法队员、运管队员及机关人员人次。

  社会力量广泛支持

架起最温情的“回乡桥”

  “这是我看到过的最温暖的堵车。”一位过海旅客在   连日来,海口社会各界爱心涌动,无私为过海滞留旅客提供帮助的温情,汇聚成暖流,结成海南与岛内外游客情谊的纽带。

  几天来,面对滞留旅客增加,海口市在秀英港新海港南港三大港、各大景区、重要部位、重点路段快速设立了志愿服务点。机关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24小时轮流值守,为过往旅客提供帮助。

  “小杨发来信息,说他已上船,身体无大碍了!”20日凌晨,在派发完水和干粮后,一直忙碌着的秀英区机关干部志愿者吴爱凌趁着休息时间回复信息。吴爱凌口中的小杨是来自武汉的游客,前日中午,车辆过海等候移动较慢,他下车活动时却和同伴走散了,天气闷热加之体力不支晕倒,被交警送到了志愿服务点。吴爱凌带着几名志愿者顶着午后炎炎烈日分组挨个车询问,4个多小时后,大巴车找到了。

  “虽然彼此不相识,但志愿者一直陪伴,还送来饼干、热开水,太温暖了。”贵州游客王朝燕不断刷着朋友圈,述说着旅途中的温暖事,尽管车辆因雾滞留成了全国网友较为   “饿了吧小朋友,喝点热粥!”21日上午8时,爱心企业壹加壹饺子的份早餐送至秀英港志愿服务点,不到半小时发放一空。红燕堂、华彩华邑、香格里拉、金色阳光等海口热心酒店、餐馆纷纷将早餐送至滞留旅客的手中,21日上午,多份热乎乎的早餐,暖胃,也更加暖心。

  大雾终将散去,在通往过海港区的街道上,每一声招呼、每一个微笑,让即将远行海峡的人们,不禁回望……

  爱,已留在心间。 (记者郭萃杜颖)

 

滞留旅客被海口市民暖心服务感动

“你们海南人好热情!”

  2月21日下午4时许,位于海口市丘海大道的海瑞学校保安室里,4个电热水壶在同时烧水。

  “你们海南人好热情!”接上热水后,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的张女士由衷地对学校保安王小平说道。

  此时,从保安室往外看去,丘海大道上等待登上跨海轮渡的车辆排成了长龙。张女士一行5人春节黄金周期间驾车来海口旅游,从20日晚就开始在丘海大道排队。她说,2月21日一早,有一位本地的老奶奶给她们邻近的几辆车送饮料、送吃的,还好言好语安慰,让在漫长等待中烦躁不安的她们倍感温暖。

  “你好,有开水吗?”

  “你好,卫生间在哪?”

  滞留旅客不断地走向保安室询问,忙碌却耐心的王小平简洁地回答道:“热水这里就有。”“卫生间往左拐就是。”

  “这里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我很感动。”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陈女士告诉记者。

  从昨天开始,还处在寒假假期的海瑞学校就对外开放,为游客提供热水、手机充电等服务。为此,学校还新购置了几个电热水壶。

  陈女士的亲友团有16人,开3辆车来海南旅游。今天凌晨4时许,她们的车就开始排队。从上午到下午,她不断地奔走在保安室和车辆之间,因为她要为亲友们打热水,还要为8部手机充电。“上午是另一位保安值班,我看着他们忙里忙外,心里很感动。”陈女士说。而与陈女士同行的一名小朋友则走进校园里,欢快地与其他孩子玩了起来。

  下午6时许,晚饭时间到了,前来取热水的游客骤然增加,小小的保安室里挤了十几人。在海瑞学校大门外的龙华区志愿服务点,游客们领到了免费发放的方便面。

  “这里的人真热情。”来自湖南省怀化市的王女士说。十几个小时过去了,她的车只走了米。

  “你心里烦不烦?”记者问。

  “有什么办法呢?这是浓雾造成的,是天灾。这里的人对我们这么好,没什么好抱怨的。”王女士说。

  保安室里,游客进进出出,来自贵州省的杨先生,来自河南省的赵女士,来自浙江省的吴先生……

  “你好,有开水吗?

  “这里就有。”(记者李科洲)

全城总动员,温暖回家路

——海口全城抗“雾”疏堵纪实

  一场多年罕见持续大雾让琼州海峡持续封航,叠加春节黄金周返程高峰,海口三个港口附近滞留上万辆汽车、数万名旅客。面对归心似箭、焦躁不安的旅客,海口全城总动员,尽力疏堵,用心服务,让受堵的旅途温暖起来。

  “雾”锁海峡归途受阻

  近日,持续浓雾封锁琼州海峡,上万车辆滞留海口造成大面积拥堵。美丽海南岛为何被大雾“锁喉”?

  “海上交通总是会受到风力、海浪、能见度等因素的影响。”海口海事局交管中心值班长张之强表示,作为“海上交警”,海事部门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和海口港港章规定进行海上交通管理,当港口水域能见度低于米,会按规定暂停船舶进出港作业。

  张之强强调,“千万不可小看浓雾,它是海上船舶碰撞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海南有过多次因雾发生的碰撞事故。”

  海口市气象局局长蔡亲波解释,海口大雾较常出现在冬春季节,12月份至翌年3月会出现连续大雾天气,历史最长雾日数为8天。

  “此次持续大雾天气恰好与春节返程高峰期叠加,才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蔡亲波说。

  “通航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海口港航运力足以应付返程高峰。”海口市交通港航局局长刘东说。

  数据显示,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快速推进,每年春节入岛自驾游车辆都保持15%以上的幅度增长。其中,年至年春运,通过琼州海峡进出岛的车辆分别为39.1万辆次、57.4万辆次、68.5万辆次。预计今年春运海南进出岛车辆将达到83万辆次。

  今年春运,琼粤两省在琼州海峡共安排了53艘客滚船,个车位,个客位,以保障快速增长的车流、人流得以顺利进出海南岛。

  然而,此次大雾持续长达7天,最浓时能见度小于米,海事部门不得不5次下达停航通知。

  全城抗“雾”力争堵路不堵心

  记者21日下午在港口运输调度室内看到,十几名工作人员紧张忙碌、满脸憔悴。从大年初二开始,调度室所有人员每天连续上班十七八个小时。

  面对数万心急如焚等待归家的旅客,去年刚刚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海口市迅速动员起来。海口市常务副市长顾刚介绍,自18日至今,海口陆续启动港口滞港应急三级、二级处置预案,从19日20时起启动港口滞港应急一级预案。

  尽最大可能加大疏运力度,20日高峰运输间歇协调广东26艘船只参与运输保障;多种方式及时发布气象、通航、运力保障和港区外路面情况;交警每日勤务规模达人次;增加移动公厕,调配环卫工人加强卫生保障……

  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虎是新海港和秀英港两个港口运输调度的总负责人,身患重感冒仍坚守岗位。“港航人习惯了春节和家人分离。车辆堵在路上,也堵在我心里。”他说。

  “整个行动已连续三天,多数警员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一天只吃一顿饭,不是供应不足,而是没时间吃。”海口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李辉感叹,交警24小时坚守岗位,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及时解决滞留旅客的燃眉之急,表现出令人动容的干劲儿。

  为做好海上交通指挥工作,海口海事局邀请气象部门派员值守指挥中心,及时掌握气象信息,提升预警预控科学性,在严守安全监管红线的前提下,分区域分时段科学监管,最大限度提高渡运效率。

  爱心流动温暖旅客回家路

  长时间滞留,旅客难免焦躁,但全城市民却用爱心、耐心、包容心,让焦急赶路的心平静下来,让受堵的旅途温暖起来。

  “老人家,喝杯热水暖暖身子,请耐心等待,大雾散去了就能回家了。”19日晚,海口天利龙腾湾小区的20多名业主自发组队,他们提着热水壶穿梭于车辆间,为滞留在滨海大道的旅客送上一杯杯热水。在海口滨海大道福隆广场路边,秦先生全家出动为滞留旅客免费派送自制绿豆汤,20日共派送14锅绿豆汤。

  来自海口企业界的爱心也源源不断。海口酒店协会秘书长王德余告诉记者,自20日上午协会发出献爱心倡议后,已有30家酒店参与到爱心送餐行动当中,仅21日就为滞留旅客提供爱心早餐份,爱心午、晚餐份。

  “游客出门在外,酒店就是游客的家,游客碰到了困难,酒店从业人员帮助客人义不容辞。”王德余说。

  志愿者出动0多人次。共青团海口市委员会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欧阳资说,“志愿者在现场为滞留旅客提供各种资讯和服务,安慰、缓解他们的着急情绪,让他们感到有人关心。”

  “大雾让我们心烦,但海口的做法让我心暖。”旅客李惠英女士为海口的爱心行动点赞。浙江旅客邱女士说,海口的人情味让这个城市很有温度。

  从21日8时到17时,海口新海港、秀英港、南港三港共出口59航次,出口车辆辆,出口旅客人次。目前,三港外道路仍有多车辆滞留,港内约有车辆待渡。(新华社记者)

海口多部门联动

7天全力送8.2万车辆过海

全市2月22日放假一天,力保港口通航

  截至2月21日21时,海口秀英港、新海港、粤海铁南港7天共运送8.2万辆汽车离岛,同比约增长15%。在此期间,海口与徐闻两地无缝对接,统一调度,实现了具备通航能力时的高效船舶周转。

  海南港航控股公司17日启动海口滞港应急三级响应,海口市春运办18日启动滞港应急二级响应。19日晚,省委常委、海口市委张琦书记到秀英港现场视察指导,海口市市长丁晖一线指挥,常务副市长顾刚坐镇港口指挥中心组织协调,当日22时启动一级响应。交通、交警、港口、环卫、气象、海事、团委、新闻媒体等多个部门进行应急联动。

  21日,徐闻方面渡海车辆压力明显下降,两岸调度联动,调整为车辆单层甲板装船,比双层装船提速半小时。此后又根据待港情况,部分船舶“放空”(即卸下车辆后空船)开往海口。13时,海口出港车辆明显加快。傍晚,海口方20艘船抵达对岸后全部采取“放空”返航。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健介绍,在黄金周前夕入岛车辆压力大时,海峡对岸的船舶亦采取放空回援的方式,解决滞港问题。在大雾作业时间紧迫的7天,两地相互支援,配合非常默契。

  秀英港与新海港平均每小时千辆汽车装船。20日大货车增多,每辆占据4辆小车位,船舶装载总数略有下降。21日交警与交通部门配合,将大货车拦截,待小汽车大量过海后的凌晨装船。海口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李辉介绍,18日海口交警细化“三港”警力部署,确定40个路口岗位执勤警力职责,对港口周边路段进行24小时管控,并设置进港专用通道,引导车辆有序进入港区;19日12时,海口警方将勤务等级提升为一级;20日12时起,在南海大道以北、粤海大道以东、龙昆路以西设置闭合圈,并设置外围管控卡点12个。如此,保障了市内交通与过境交通的平衡,尽可能地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影响。

  2月21日21时30分,海口市委市政府决定2月22日(初七)继续放假,力保港口通航,2月25日(初十、周日)补班。(记者刘贡郭萃邓海宁)

天涯真情送客归

  春运返程高峰,由于连续大雾天气,琼州海峡间歇性封航,海口各港口出现一定程度车辆和旅客滞留情况。为了做好旅客返程期间的保障服务,给出岛的旅客提供温暖、贴心和便捷的出行环境,海口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坚守秀英港、新海港、南港三大港以及重点路段,耐心做好旅客的心理疏导,全力做好24小时的医疗保障、应急物资发放等工作,为旅客铺就温暖回家路。

  车流带着海口的爱有序登船2月21日,在海口秀英港码头,准备过海的车辆有序驶上客滚船。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通讯员彭国庆摄

  温暖的双手2月21日12时20分,在海口南港码头附近,城管正热心为旅客搬运大件行李。海南日报记者张杰摄

  2月21日上午,海口市南港码头附近,海口爱心旅游企业给滞留旅客免费发放餐饮,获得旅客点赞。海南日报记者张茂摄

  2月21日,在海口市丽晶路与港爱路交叉口,来自海口市红十字会曙光救援队的志愿者给旅客送开水。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摄

  2月21日上午,海口市南港码头附近,海口爱心人士给滞留旅客免费发放餐饮。海南日报记者张茂摄

  二月二十一日上午,海口交警疏导滞留车辆。海南日报记者张茂摄

  2月21日晚8时许,海口秀英港附近,志愿者一直忙着为滞留旅客送水。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来源:海南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jy/7853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