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海南在精准扶贫方

7月的海南正值盛夏,而五指山市阿陀岭红山地区的什会村,青山绿水,空气清凉,茶香四溢,茶歌飘荡,一张张淳朴的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紫鹃茶种植模范王梅霞、符莲娟兴高采烈地说:“又到紫鹃茶的采摘期了,一天采摘收入近元。”由种植茶叶而衍生的茶叶蛋也备受游客欢迎。增收渠道这么多,以前村民想都不敢想。

在海南,像什会村一样,不少农村靠念“旅游经”致富,不少农民靠吃“旅游饭”增收。海南省因势利导,抓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契机,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子。

茶叶旅游撑起四大基地

年,五指山妙自然茶业有限公司从云南引进国家茶树保护新品种“紫鹃”,种植在五指山市阿陀岭红山一带,并研发出热带雨林新茶“雨林紫鹃”。妙自然公司董事长徐雪燕介绍,采用“公司+农户+基地+茶科所”模式,经过3年不懈努力,该公司已成功种植“紫鹃”茶园亩,野生态、无公害的“雨林紫鹃”市场大火。

以往,五指山市是海南著名的茶乡,但苦于没有技术创新,村民一直没有发展茶种植的合适机会。红山镇什会村村民王梅霞说,什会村有户共多名村民,主要以种植稻谷、橡胶等作物为生,生产方式单一,居民收入较低。

后来,妙自然公司为村民发放种苗,并大力推广种植技术,采摘的茶叶还负责收购,村民无须操心销路,赚钱轻松多了。近年来,种植在热带雨林里的茶树,更是吸引了不少团队游客前来参观、采摘,村民们借此机会开办农家乐、民宿,销售农副产品,一下子富了起来。仅王梅霞一户,年、年两年的年收入均超过元。而且随着茶树的成长,茶叶采摘更加频繁,村民收入还将逐年递增。专家预计,到年,年种植的首批紫鹃茶进入采摘高峰期,每亩可采摘茶青斤,保底收入可达0元。

目前,雨林茶乡项目邀请专家编制完成了《五指山市通什镇什会村农旅融合精准扶贫示范区总体规划》《五指山市雨林紫鹃山野公园总体规划》,以茶产业为基础,以农业和旅游为双核,以“四大基地”为支撑,建设集现代茶叶生产、山地休闲度假、乡村文化体验、乡村养生度假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的精准扶贫示范区,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统一协调发展。

六种模式凸显全域理念

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指出,“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的确,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必须在因地制宜地挖掘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开展旅游扶贫,发展农业观光、乡村度假等旅游模式,才能将“绿水青山”变成民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在7月6日召开的海南省“十三五”旅游扶贫开发研讨会暨五指山市雨林茶乡旅游精准扶贫研讨和推广会上,海南省社科联副主席陈耀对海南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六大模式的总结,即以“田园城市幸福琼海”为代表的全域发展型,以定安县百里百村为代表的区域发展型,以琼中县什寒村为代表的整村推进型,以保亭县什进村海南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大区小镇联动型、以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景区带动型和以五指山市雨林茶乡为代表的农旅融合精准扶贫品牌打造型,引起业界广泛赞同。

梳理六大模式不难发现,各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以全域旅游统领精准扶贫。“‘十三五’期间,海南旅游部门将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帮助45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实现脱贫人口达到10万人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说,旅游扶贫要依靠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改善当地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投入资金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旅游部门将积极动员组织社会资源参与旅游扶贫工作,不同规模的旅游企业都可发挥重要作用。

在陈铁军看来,六大旅游扶贫模式,有的是政府主导,有的是大企业主导,而五指山紫鹃茶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是典型的小微企业通过农旅融合帮助群众脱贫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吸收群众参加旅游开发、收购农村农副土特产品进入供应链、开展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鼓励农民利用土地和农家资源入股分成等扶贫机制问题,同时通过鼓励村民带头人率先参与农村产业开发,实现了农户帮农户的精准帮扶,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科学发展挖掘乡土文化

“旅游的精髓是文化,乡村旅游的精髓就是乡土文化。”海南文化专家蒙乐生说,雨林茶乡项目取得成功,正是因为重视乡土文化。

海南华都城市设计院院长吴小平提出,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应注意八个方面:一是以五大理念为引领,破解旅游扶贫难题;二是将旅游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扶贫攻坚计划“三位一体”有机落实在乡村空间载体上;三是规划成果要让老乡能“读得懂,看得明,记得住,用得着”;四是要充分梳理乡村特色资源,把握贫困地区的成因、规律与特点;五是挖掘传统文化,保护文态环境;六是全域旅游统筹,乡村旅游驱动,助民脱贫致富;七是加快推进“互联网+”在旅游扶贫中的应用;八是用供给侧结构改革思维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海口经济学院副教授勾四清认为,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要抓住资源定位、市场定位、类型定位,结合游、购、娱、食、住、行、厕等七要素,拓展商、养、学、情、闲、奇、文等要素,结合市场开发产品,要有忘不掉的乡愁、去不掉的田园、离不开的农俗、丢不掉的传统。

经济学博士征庚圣提出,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出发,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通过制度创新,将集体性的努力和个体努力相融合,借力使力,扶一程,送一程,提升新时期旅游扶贫的效率。要统筹兼顾旅游扶贫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村庄整治,做好乡村规划和旅游项目策划;突出特色,尽可能形成一村一景;注重与农村非常住人口的互动,拓展旅游市场内涵。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总结了“六神有主一脉贯通”的海南旅游扶贫开发八字要诀和6个“主”的行动指南,即党委政府“主导”、专家学者“主谋”、产业融合“主唱”、社会组织“主推”、市场企业“主体”、特色产品“主打”,借助“媒体”对6个“主”的行动予以全过程宣传报道,放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旅游发展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影响。

原题:《紧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契机海南精准扶贫走出新路子》

编辑:王玮









































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yw/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