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资讯】小钱办大事 趟&q

核心提示:“社工”这一概念对于不少海南人来说还比较陌生,这种拥有专业技能、取得专业政府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主要职责是对各种社会问题和各类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进行专业化‘诊疗’,社工的存在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年,三亚市海棠区在海南率先试水“政府+社工+志愿者”服务社区的模式,将各种资源最优配置,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海棠区在如何进一步做好社区服务方面“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人民-海南视窗年06月14日毛雷

沿着国道走到三亚林旺大道,向左拐就可以看见一片排列整齐又漂亮的联排别墅,这就是三亚海棠区林旺南风情小镇,这里安置的江林村民,之前医院海南分院。从之前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如今变为“城里人”,让不少村民一时难以适应。而一年多以前,村里来的一群“绿马甲”,让这个失地农民安置区,产生了一些让人欣喜的变化。

老人给“绿马甲”社工唱琼剧

“小”社工进社区带来“大”变化

6月6日上午,穿着绿马甲的三亚海棠湾汇智社会工作服务社的社工邢增丽像往常一样和同事去“家访”,这位刚刚从三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一年多的小个子女生,行走在一行行的联排别墅中间,不时会有上了年纪的阿婆和她们打招呼,来自乐东的邢增丽也会用海南话进行热情的回应。

邢增丽当天的家访对象是已经95岁高龄的黎桂花(化名)老人,一进屋,因行动不便坐在轮椅上的黎桂花就和她们打招呼,热情的拉着家常,随后,老人在自己梳完头之后,推着轮椅来到客厅和这群“绿马甲”聊天,聊起了她最喜爱的琼剧,老人一时兴起,还当场唱起了琼剧,一唱就是半个小时不停歇,听到“唱得很好”的称赞,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这些孩子很好,就跟我的孙女一样。”黎桂花说。

很难想象,就在一年多以前,这位爱唱琼剧的耄耋老人竟然不时会有“不想活了”的想法。

邢增丽告诉,黎桂花的丈夫在25年前就去世了,之后又有多名子女相继去世,接二连三失去亲人的痛苦对老人的打击非常大,再加上三年前搬到了现在的安置区,虽说是住进了别墅,但老人一辈子的生活习惯突然被打乱——以前的左邻右舍都变了、熟悉的生活环境也变了,再加上因为不慎摔伤导致老人只能坐轮椅,行动不便也只能让她“宅”在家里。诸多因素的交叠让老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面对生活的态度也逐渐消极起来。

“她就是感觉自己活着很痛苦,是多余的,是家人的累赘。”年初,刚刚来到林旺南风情小镇工作的邢增丽在家访中发现了这一情况,但沟通起来却非常困难。因为对社工的不了解,老人刚开始的抵触情绪非常大,好在邢增丽会说海南话,和老人沟通起来不存在遇难障碍,最终说服了老人,而秘诀就是和老人“玩”。

“她需要的服务就是帮助她进行生命回顾,让其对过去生活的释怀及当下自我、生活状态的接纳。”邢增丽的这番非常专业的分析,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后的日子里,邢增丽陪着老人聊琼剧、听老人唱琼剧和老人回忆年轻时幸福的瞬间。

经过多次的家访面谈,黎桂花老人的状态明显好转、“之前我们大部分的聊天内容主要是关于她的丈夫、子女去世之后给她及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自己的不舍、埋怨之情;现在主要的聊天内容是讲述日常生活当中子女、子孙对其的照顾的分享,例如,家人给她过生日、儿女孙子给她买新衣裳、录音机等等,表达的过程中,她的嘴角洋溢的都是幸福,心态也变的乐观起来。”

“其实我可以帮她梳头,也可以帮她推轮椅,但是我不做,让她自己做,这样她就会认为自己有生活的能力,不至于让她觉得自己是个累赘,这样她就会有生活的信心。”邢增丽说。

三亚海棠湾汇智社会工作服务社社长黎子豪告诉,在林旺南风情小镇,像邢增丽这样活跃在小镇各个角落的社工还有十多个,他们大多数都有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学历背景,并且考取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目前他们提供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三方面的服务工作。

社工进行儿童防拐卖培训

三亚海棠区“趟”出海南社工新模式

“社工不是义工,他们也是拿薪水的,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共青团三亚海棠区委负责人曾强说,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社工的发展程度已经较为成熟,但在海南,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在三亚海棠区委书记林海的大力倡导下,共青团三亚海棠区委于年9月分别与海口星海社会工作服务站、三亚海棠湾汇智社会工作服务社进行了家庭、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综合领域等6个项目的社会服务购买签约,签约金额近万元,实现了三亚乃至海南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破冰”。

“林海书记对于我们的要求就是,居委会和村委会能做的事,社工不做,社工就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补充。”曾强说,目前海棠区探索出一套“政府+社工+志愿者”的社会服务模式,即政府出钱,由团委牵头向社工组织购买服务,社工组织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向政府指定的区域居民提供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妇女社会服务等内容,而团委组织的志愿者则是社工力量的补充,三者分工明确、各有所长,合力做好辖区的社会工作。

“比如林旺南这个地方,都是安置的失地农民,他们一时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对于下一步的生活也不容易适应,现在通过社工的帮助,妇女也开始进行手工艺的学习,而孩子们存在的成长的烦恼,也有专业的社工对其进行帮助和矫正。”曾强说,社工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社会工作也是一门学问,很多难题是我们一般的社区干部和村干部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社工来进行补充。”

曾强表示,购买社工服务不仅仅是为了开展社会服务,更主要的目的是能够培养海棠区本土的专业社工人才,发展更多的社会志愿者,孵化更多的本土公益机构,孕育多样性适合大众参与的公益项目以及活动,通过“政府+社工+志愿者”模式实现海棠区公益事业、社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海棠区的开发建设。

“在配合社工的工作中,志愿者也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社工知识,而因为社工人数有限,不能所有事都亲力亲为,所以他们也需要志愿者的服务,而志愿者队伍又是团委的一大优势。所以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曾强说,为了加强志愿者队伍,海棠区团委联合组织部开展了“党员志愿服务队”计划,吸纳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进入志愿者队伍,并以志愿服务的时长来对他们进行指标考核,作为推优和入党的“硬指标”,更好的为社会工作服务。

社工为妇女提供服务

社工在海南方兴未艾

三亚海棠湾汇智社会工作服务社社长黎子豪告诉,社工在海南方兴未艾,市场发展前景很好,只要找到好的模式,发展会非常快。

据了解,海南的社工起步于年,已经有三所大学开设社工专业,分别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和海南省政法学院,每年为社会培养不少社工人才。

相关专业社工人士认为,按照现行的国际标准,每人中应配备1名社工,而随着越来越多外地老人来海南养老,对社工的需求量会更大,由此可见海南社工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对于海南省而言,购买社工服务仍属于新鲜事物,三亚海棠区此次购买社工服务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一次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模式的新型探索,对于未来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打造“海棠样本”。
































白癜风怎么会得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特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wh/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