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邹立刚数十年如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海南大学有一位教授可以说是把这句话实践到了极致。这不,5月23日上午,学校本来安排了一场关于“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宣讲会,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邹立刚作为获奖者之一,却作了一场《以重大国家战略为责任担当砥砺奋进——学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的体会》学习心得报告,对个人事迹只字不提。 “来听报告的人都认识我,老头子就不吹自己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资深教授笑谈不愿意在会上讲自己的缘由。 其实,获奖对邹立刚已是常事,要是一一列举他从教30余年的奖项,可能一张纸也写不完。近五年来,他的主要奖励就有13项,除了此次获得“年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他曾获得海南省教学成果和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和认定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海南大学法学教师团队负责人……取得这样的成绩自然谈不上“吹”。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样 一位低调的教授, 听听他的故事吧—— 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邹立刚(右一)和学生们在一起。 “只要学校需要,我就继续干”海南大学就是他的第二个家已到退休年龄的邹立刚至今活跃在教学、科研岗位上,担任硕导、博导,还身兼多个党政机关的法律顾问、法律专家,对工作的热忱让他乐此不疲。 每天早上7点起床,7点半上班,晚上11点多回家,已是常态,“习惯了,不忙还不习惯。”邹立刚近5年年均完成课时以上,指导20名本科生和70名各类研究生,培养了批量涉海高级人才。 “只要学校有需要,我就继续干。”醉心于教学和科研的他,从年初次来到海南大学,就将自己的终身事业扎根在了这片热土。 邹立刚年旧照 邹立刚是湖南长沙人,曾先后任教于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侨大学等。他坦言,正是海南大学“海、热、特”的办学特色吸引了他,海洋、热带、特区,这些关键词构成的海南,给了热爱科研的学者广阔的施展空间。 最初来到海南大学,源于在十多年前的一次高校交流活动中,邹立刚得知海南大学正在申报一级博士点,缺乏国际法方向的教授,而这也正是邹立刚多年研究的方向,于是怀着满腔热情投身海大。 这一来就是12年,如今,海南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而海南大学就是他的第二个家。 数十年如一日,醉心科研曾一个多月完成45万字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投标书“持之以恒,没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的。”这是邹立刚常对学生们说的话,也是他自己恪守的人生信条。 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合影 本着这样的初心,邹立刚一次次突破自己,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结出了一个个硕果。近五年,邹立刚完成和主持省部级项目7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重大项目1项,部省级项目4项。 最忙的时候有多忙?提到一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经历时,邹立刚坦言,他甚至在工作群里开玩笑喊“救命”。试想一下在一个多月完成45万字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投标书,这是一种怎样的工作状态?何况对于一个已年逾60岁的老教授。 当时是年5月,邹立刚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提交了征集重大项目选题论证表。7月中旬在该办网上,邹立刚得知该选题被列入重大课题选题,需要在9月5日之前递交投标书。同时,全国还有7、8位专家在竞标这一重大项目立项。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邹立刚只能夜以继日开始奋战。 那段时间,邹立刚每晚忙到凌晨1、2点钟,几乎日均完成一万多字,初稿出来后,再经过反复打磨,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重大项目的立项。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由海南大学教授邹立刚担任负责人的海南大学法学教师团队入选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五年,邹立刚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第二作者发表论文32篇,其中《中国法学》2篇,其他双核心期刊、CSSCI及其扩展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4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篇,被《法学文摘》转摘1篇。获得海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第一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一等奖1项(全国性法学科研奖)。 在学科建设方面,配合领导推动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成为海南大学和海南省人文社科领域在国内领先的特色学科。特色学科群取得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8项,取得批量研究成果;培养了批量涉海高级人才。教育部年评选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由海南大学教授邹立刚担任负责人的海南大学法学教师团队入选其中。 与学生亦师亦友寄语青年学子:持之以恒,学以致用治学严谨的邹立刚,在生活中却格外亲切,与记者初次见面,就像一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一样,笑语盈盈,这与印象中整日研究各种法律的法学专家的刻板形象完全不一样。 谈到与学生相处的日常,邹立刚坦言自己是个性情中人。课后,他与学生的相处亦师亦友。比如,他会提醒体重略高的学生注意节食,并一本正经的列出几点原因,从心理和身体的角度分析体重过胖的害处,让学生们佩服不已。 “细致、温暖、感人”,这是邹立刚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据《海南日报》曾刊发的报道,在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李毅龙离校工作多年,他依然记得邹立刚留给他的第一印象。“那是研究生开课的第一天,师父讲了一些专业要求后,就特别向班里的女同学提出忠告,让她们在研究生阶段除了注重学习,还要找好自己的人生伴侣,不要因为读书深造而错过了婚姻大事。”李毅龙说,邹立刚许多问题考虑得比学生自身还要细致。 据报道,李毅龙回忆,当年,自己孤身一人来海南求学,没有一个亲戚朋友,是邹立刚和夫人给了他学习和生活上的照顾,“他们对我而言,就像父母一样。”每次有机会聚在一起,邹立刚就挨个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力所能及提供解答和帮助,尤其是逢年过节,他会早早地喊上同学们到家里聚聚,“当看到平日里醉心学术的他亲自下厨做出一大桌子好菜,大家在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也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 “学业固然重要,但我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并获得幸福感。”在工作和生活中,邹立刚竭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数十年如一日诠释奉献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采访结束时,邹立刚提到对青年学子的希望,“要有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奉献精神,并持之以恒,学以致用!” 为咱海大有这样的教授自豪!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萌 投稿邮箱丨hndxwx hainu.edu.cn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ly/16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雾雾雾海南多市县罕见大雾封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