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弟弟在中国对不起,我的名字叫马
澎湃新闻记者袁璐章婧谢匡时发自深圳 马克.奥巴马.狄善九专访。澎湃新闻记者章婧(03:25) 马克·奥巴马·狄善九快步走进了采访的房间,在一场新书签售会开始之前。 他把采访的地方安排在平日自己经常去的一家书吧,房间里的灯光昏暗泛黄,三分之一的空间被一套梨花木桌椅占据,靠墙的书架上整齐地排满厚厚的书。 “这里很不错吧?”马克礼貌地微笑着问身边的人。他坐在沙发上,先是翘起二郎腿,旋即又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他身材挺拔颀长,一件黑色中式西服刚好合身地贴在上面,头上戴着从巴厘岛买回来的蜡染而成的头巾,配上他棕色的皮肤,就像一个摇滚歌手。 因为将有一场直播采访,化妆师用白色粉扑在马克的脸上轻盈地涂抹,铺上薄粉遮盖面部的细纹。马克举着镜子打量了一翻,又让化妆师在自己的眼袋上用粉刷扫了一下。 化妆的时候,房间里闯进来一对中年男女。中年女子指着马克对男子说,这是奥巴马的弟弟。马克满脸疑惑地问了一句,“她是谁?”中年男女便径自离开了。马克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身份,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 年3月17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专栏文章《奥巴马弟弟在中国》,文中引用了马克姐姐的话:“我有个弟弟在中国,跟一个中国姑娘订了婚。” 几个月后,英国的《泰晤士报》继续披露马克的身份。“马克·狄善九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同父异母弟弟,从年至今,马克一直生活在中国深圳。当奥巴马选择生活在公众的注目下,马克却把自己淹没在深圳的喧嚣人潮里。” 《泰晤士报》的文章刊出后,马克每天接到十几个记者的电话。他在中国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和妻子跑到海南,躲避了两周的时间。 至今,只要在公共场合,马克很少愿意谈提及他的哥哥。他坚定地认为,不管他的哥哥是不是总统,自己的生活方向不会改变;但同时他承认,自己生活的速度有所改变。 “不想别人代表我” 年8月27日,深圳,马克·奥巴马·狄善九与读者合影。澎湃新闻见习记者谢匡时图 直播结束以后,马克匆匆赶到了新书签售会的现场,长条阶梯木凳上已经坐满了读者和听众。主持人开场白用了一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弟弟”来介绍马克,随即被马克打断,“对不起,我的名字叫马克。”他微笑着说。 这次签售的是马克的一本自传《走出肯尼亚:一个人和一个家族的奋斗》,他花了六年的时间写作而成。那几年的时间里,马克努力让自己去理解自己和自己的家族。“重要的是告诉别人我自己的故事,不想别人代表我。”他流利地吐出一句中文。 年,马克出生在肯尼亚的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里,他的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小时候,很多同龄的孩子当着他的面称他混血儿、白人,他被孤立,不能与黑人同胞交朋友,最后他接受了来自母亲的白人文化,交上一些白人朋友。 后来,马克试图用写作的方式使自己与过去和解。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家里堆积着数年来所写的日记本,自传中很多的细节来自之前日记的内容。 书的初稿出来以后,马克把每一章的内容读给妻子听,妻子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听不懂的地方,马克耐心给她翻译。 他的中文经常夹杂着英语单词。偶尔,他需要停顿下来去想想要表达的中文词语,再慢慢地吐出来。马克和妻子事先已经商量好,每周一到周五,两人用汉语交流,周末的两天用英语交流。 马克·奥巴马·狄善九在读者见面会上。澎湃新闻见习记者谢匡时图 签售会当天,会场人多嘈杂,马克的妻子一直默默地跟在他身后。早上,马克本来告诉妻子不用去现场,但妻子坚持要陪同,提醒他不要忘记接下来的行程。“我也没帮他什么,能在他身边就好了。”她笑着说,声音轻柔,手里拿着马克在签售会现场要展示的书法卷轴。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王瑞琴是第二次和马克合作。两人第一次合作是在年,马克出版第一本半自传体小说《从内罗毕到深圳》的时候,“书写得不错,翻译不错,马克的文笔也不错。”王瑞琴回忆。 当时,马克的哥哥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面临继任下一届总统,他要求出版社不能用自己的名字,或提及自己是奥巴马的弟弟。 这次和前一次不同,马克的哥哥将不再继任总统,他同意在书的封面放上他和哥哥的合影。 王瑞琴每天跟马克和他的秘书通过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中科白癜风医院喜迎国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jy/15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台风艾利已生成,温州今明有大到暴雨
- 下一篇文章: 面向全国2017年海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