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故事天涯海角的前世今生三亚必去的
天涯海角,顾名思义就是天之涯,海之角,天的尽头,海的边角。 为什么称之为“天涯海角”,根据古代“天圆地方”的宗教学说,天是圆的,而地是方的。天圆地方,则这个世上肯定有某个地方是边缘或者是尽头,那么它又在哪呢?由于古代科学技术落后,人们能够到达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三亚的这块海边,所以就把这里称为“天涯海角”。另一说,在唐宋两朝,许多被流放至此的官员由于路途艰难,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加之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 宋朝名臣胡铨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唐代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万里,千去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的诗句倾吐了被谪的际遇。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恼怒,派雷公电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为什么古人把这里定为天涯海角呢?长期以来,一直是难解的历史之谜。近年经过多方考察,这一历史之谜已经揭开。清代康熙盛世时期,曾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版图《皇舆全览图》的测绘活动,位于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景区所在地,成为这次测绘中国陆地版图南极点的标志。负责主持测绘的钦差官员们在此处剖石刻碑镌书"海判南天”四个大字,"以为标志,并须永久保存”。由此“海判南天”成为天涯海角游览区内最早的石刻。 清雍正十一年,时任崖州(也就是今天的三亚)知府程哲,一天路过海湾,见一巨石叠立海滩,岩顶蓝天、高耸天际,海风吹来,引发感慨,便题写了“天涯”二字。年,琼崖守备司令在另一块巨石上题刻"海角"二字,从此,这里就成为一处天下闻名的风景点了。 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翰,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南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 如今,景区内还建有海水浴场、钓鱼台及海上游艇等设施,一座由现代建筑和仿古典传统园林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天涯购物寨”、“天涯漫游区”、“天涯画廊”、“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历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角景区,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附近有"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和曲径通幽组成的登山多层次游览胜地。 有句话说的好,来海南不来三亚等于没来海南,来三亚不去天涯海角等于没来三亚。天涯海角被用来形容遥远的难于临至、即使能够临至也要经过千般磨难的地方。让天下有情人在有生之年,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相偎相伴来到这海之角,天之涯,观赏这海的波涛,倾听着爱的呼唤。在这里许下爱的宣言,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jji/78537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南三亚反差最大的景点,网友说不来后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