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在路上体育产业联系点发展典型
群众性体育赛事对普通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有着极大的鼓舞、激励和号召作用,是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发展的有效载体。大型体育赛事形成的“赛会节庆周期”,对城市基础建设、市容市貌、市民意识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目前我国群众体育赛事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正确引导并有效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以及对区域政治稳定与团结、社会公共意识普及与提升、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文化形成服务值得探讨。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以短道速滑优势项目推动冰雪产业发展;海南省三亚市以国际化为目标打造体育赛事城市品牌;甘肃张掖市建立健全以“赛”育“市”和以“市”促“赛”的产业发展机制;河南省洛阳市以赛事搭台,经贸唱戏,充分带动赛事经济发展;四川省成都市探索以赛为媒,通过产业引领、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上述案例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思路与对策等方面着手,抽丝剥茧,全方位揭示了我国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赛事活动开发与运营管理的典型经验。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促进体育、赛事与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帮助利益相关者、比赛参与者和消费者群体认识和了解体育赛事,改善我国大部分城市体育赛事落地之后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以赛事经济为核心 体旅融合为引擎 构建新型体育产业小镇 近年来,宜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洛河、香鹿山等山水资源建成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洛阳凤凰岭射击射箭两个国家级体育项目基地,成功举办了国家级、省级多项重大赛事,拓展现代体育旅游产业项目,推动城镇建设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一、基本情况 宜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辖11个镇、5个乡、1个工矿区办事处、1个正县级产业聚集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70万,是河南省体育产业联系点之一。宜阳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即建县制,乃西周召伯听政之处,战国时期韩国之都,唐朝大诗人李贺故里。同时宜阳也是山水之城,北有香鹿山,南有锦屏山,洛河穿城而过,是国家卫生县城、河南省园林县城。 宜阳县体育小镇位于宜阳县香鹿山镇,也是宜阳产业聚集区所在地。县委县政府发挥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洛阳凤凰岭射击射箭基地带动优势,引入至尚工业园等体育制造业入驻宜阳产业聚集区,推动了特色体育产业发展。同时,以建设全国知名竞技体育基地为目标,到浙江等地学习体育小镇先进经验,全力打造生态与城市融合发展的体育之城、运动之都。 二、发展历程 宜阳县立足自身优势,创新体育产业运作模式,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原则,已经呈现围绕体育赛事的体育赛事经济、围绕体育制造业的体育工业、围绕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三个发展方向。 (一)充分利用洛河洁净水面资源,建设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承办国家级大型赛事 年开始,宜阳县投资13亿元,先后实施洛河两岸堤防拓宽加固绿化,完成八级橡胶坝、6座水电站建设,形成面积1.15万亩、蓄水量万立方米的首尾相连八级水面。年,成功引进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了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高付俊,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总教练宋广礼、总裁判荣小军等多次到宜阳考察,肯定该基地是北方各项条件最好的基地。该基地先后承办了年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青少年锦标赛、年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春季冠军赛、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第十三届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等国家级赛事。 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内, 参赛选手正在训练 十三届全运会飞碟比赛 (二)政府引领,民营资本积极投资体育产业,建设凤凰岭射击射箭基地 洛阳凤凰岭射击射箭基地位于宜阳县香鹿山镇凤凰岭生态体育公园,是河南省首个民营射击、射箭训练基地。该基地于年4月建成投用,占地余亩,设有5个飞碟靶场,10米气枪馆,25米、50米射击馆和射箭场等,并有运动员公寓、教练员公寓、餐厅、多媒体教室、办公用房和体能训练房、运动场等配套设施,可同时为余名运动员提供食宿和训练场馆,具备承办国际、国内各级别射击赛事的条件,已承办全国青少年射击(飞碟项目)锦标赛、全国飞碟射击项目总决赛、第十三届全运会射击(飞碟)比赛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带动建设了香鹿山汽摩赛训基地和龙王渔村垂钓基地,已多次承办国家级、省级越野摩托车赛事和垂钓大赛。 (三)招商引资,建成至尚体育工业园,助推宜阳经济结构调整 至尚工业园,占地亩,是洛阳市首批命名的9家体育产业基地之一,主要生产泳帽、泳镜、潜水镜等游泳系列体育用品,具有强大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并长期为世界顶级体育品牌代工生产和研发,公司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正在申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以至尚工业园为代表的体育相关制造业入驻宜阳,正在引导宜阳产业聚集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四)开展“两场三馆”建设,推进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 为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宜阳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加快“两场三馆”(公共体育场、室外活动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综合馆)等项目建设。“两场三馆”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宜阳体育设施,提升宜阳城市品位,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激发大众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推动宜阳大众体育整体发展水平。 (五)扎实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赛事 全民健身群体活动的开展是体育工作的根本所在,宜阳县根据因时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节假日及现有体育场地,深入扎实地开展一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在每年春节、五一、十一、老人节等节日前后举办大型运动会4次以上;举办全民健身月活动2次以上;积极举办篮球、乒乓球、马拉松、广场舞等群众性赛事,做到月月有活动,人人能参与。年,成功举办了河南省老年人健身大会暨河南省老年人健身球操选拔赛。目前,宜阳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健身球之乡”。 三、经验效果 (一)赛事搭台,经贸唱戏,赛事经济效益明显 举办大型赛事是促进经济发展最直接、强劲的动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媒体及游客的大量涌入,刺激了农业、商业、交通、旅游、通讯等行业的消费,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积极组织举办农副产品展销会、经贸洽谈会、旅游产品推介会、美食狂欢节等大型活动,对外展示了宜阳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十三届全运会期间,招商资金达到余万元。 (二)拓展基地项目,延长产业链,积极探索体育旅游等产业跨界融合 宜阳县不断探索“文化、体育、商业、旅游”融合开发新思路,开辟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双赢的“宜阳模式”。积极扩展赛事基地建设,建设静水皮划艇项目,引进赛龙舟、摩托艇、隧道划水、帆板等多个水上运动休闲项目,并积极承办相关赛事,使洛河宜阳城区段成为集运动、旅游、娱乐、休闲、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运动、旅游生态休闲乐园。 (三)吸纳民营资本,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民营资本抢抓机遇,积极转型,投资体育产业,大力建设体育运动基地,不仅帮助企业拓展了业务范围,还助推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使宜阳体育产业发展走在了洛阳市乃至河南省的前列。 随着国家级体育基地建设、体育赛事的举行和体育制造业的发展,宜阳县体育产业优势价值凸显。宜阳县委、县政府围绕现有资源延长体育产业链,积极探索宜阳产业发展新模式。以香鹿山体育小镇为核心,以国家级体育运动基地、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为引擎,大力发展大众体育运动项目,推动体育旅游、大众健身、体育博彩、体育培训、会议会展等衍生行业发展,完善商业、餐饮、休闲度假配套设施,引入体育器械、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发展体育工业,发展壮大以体育产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小镇,助推宜阳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jji/15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7中国体坛十大体育新闻
- 下一篇文章: 海南省公示一批干部人选丁晖提名为海口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