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浪地球2》热映,笔者前几日也去电影院看了这部中国科幻的扛鼎之作。

看完之后,心绪久不能平息。电影中的人物、情节以及展示出深刻的内涵,不停地在心中激荡出澎湃的思潮。周喆直、张鹏、图恒宇、马兆、老诺夫,每一个角色都令人回味。

这是一部没有主角的科幻大作,它真正做到了将每个人物的情感,放到一个宏大的科幻背景下去展开,极大增强了影片中各个角色的情感张力。

以笔者二十多年的观影体验来看,《流浪地球2》可谓是近年来科幻类电影的集大成者。它不仅是中国科幻的扛鼎之作,更可以说是世界科幻类电影的扛鼎之作。

说实话,科幻电影或者说是科幻类题材的艺术作品,近些年来都走在一个逐渐黯淡的下行区间。这与人类科学技术近些年没有什么重大突破是有着根本联系的。

目前科幻电影目前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纯粹的想象,几乎已经脱离了对科学技术的探讨。不过是将一些故事重新搬到太空宇宙的背景下,将某些原故事中的角色替换为外星人或者异形等等,再重新演绎一遍。至于科学技术,那只是一个影片根本不会去做详细解释的设定而已。

如《第五元素》《阿凡达》《星球大战》《沙丘》《终结者》《异形》《木星上行》这些,实际上都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剧情特效电影。只是,对于这类电影,观众几乎已经开始有了审美疲劳,因为这些电影在故事内涵的本质上与奇幻或者魔幻题材的作品是没有根本区别的,这类电影需要的基本都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第二类,则是对目前已有科学技术进行合理想象推演,将其融入到人类文明及文明个体中去,继而去探讨这些想象中的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技术将对后者产生何种影响。这种电影比较多的有四类题材,一是探讨基因克隆(如《月球》),二是探讨生物病毒,如《12猴子》,三是探讨人工智能(如《人工智能》),四是探讨虚拟世界数字生命,如《黑客帝国》。

第二类电影,明显是更难拍摄,这类电影不仅仅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更需要坚实的科学理论逻辑做支撑的。

近几年被捧上天的《星际穿越》,将黑洞和对多维空间的研究和想象,首次呈现在了荧屏上,并展示了黑洞及多维空间对人类的影响,这也使得《星际穿越》获得了硬核科幻的美誉。但这部电影在剧情内核上最终也只是爱能拯救世界的圣母论老生常谈。

将对科学技术的幻想,融入到人类文明及文明个体中去,并探讨这些想象中的技术将对后者将产生何种影响,这样的科幻才能够给人带来对文明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思考。这种科幻无疑会对未来的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类似的科幻作品,却着实不多。

而《流浪地球2》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影片将各类科幻元素,如人工智能、数字生命、D打印带来的建造革命、太空电梯带来的航天技术飞越,重元素核聚变带来的伟大力量等等,有机统一的融入到了电影中所展示的人类社会中去,直观而深刻的展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也给观影的观众带来了深远的启发。

如果仅从影片表达出的丰富内涵主旨来看,流浪地球2已远超星际穿越。

这部电影给笔者带来震撼的同时,也让笔者对电影的导演郭帆,产生了一定的想去了解的冲动。

其实,当年《流浪地球1》观影后,我还没有这么强烈的冲动。因为我在网上粗略浏览到一些信息,他之前拍摄过《李献计历险记》《同桌的你》这类影片,笔者本身不太喜欢这两部影片,所以不由得有些内心排斥。而且《流浪地球1》也并未呈现出如《流浪地球2》这样涉及到人类社会层面的丰富主旨内涵,更多的是特效和想象力带来的震撼。

但是,现在笔者确实已经为《流浪地球2》所折服。所以笔者也就开始仔细的在网上搜寻阅读有关郭帆导演的相关资料。

在百科上,他的履历这样的:

年12月15日,郭帆出生于山东医院。

年,开始喜欢绘画,同年就读于山东省济宁市机关幼儿园。

7年,就读于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

年,获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绘画组冠军。

年,就读于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三中学。

年,就读于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年,就读于海南大学法学院.

年,编绘漫画《花开,那一年》。

年,海南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国旅游卫视《亚洲音乐中心》栏目组,担任节目包装监制职务。

7年,平面设计作品《你很热吗?》获得世界绿色和平组织+gettyimages全球公益广告设计大赛金奖;同年,就职于共和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

8年,编绘漫画《宿命》(电影《功夫之王》漫画前传);月,漫画作品《花开,那一年》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中国漫画展”。

9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研究生。

从这份履历中,最令人吃惊的是,郭帆导演的大学专业居然是法学!

我又搜遍了全网资料,找不到一个相关采访中,郭帆导演有透露过当初为什么要选择法学专业。但在那些采访信息中,我逐渐锁定了两句话,这两句话,大概可以诠释出郭帆导演的人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经历过。

第一句话就是:定位梦想,是一件很难得事情。

在采访中,郭导进一步阐释了这一句话的内涵,他说道:我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离电影很远,但我喜欢电影,所以大一中旬我就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了摄影机拍摄了人生第一支短片。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倔强,倔强是让我们真正成年的一个节点,那个节点就是当你决定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时,并且知道你会为此付出什么、得到什么,你还在坚持的那一刻。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有一句话也突然出现在了笔者的脑海中:

那些你没有为之付出长久努力和坚持的事情,无论你如何喜欢它,它都不能算是你的梦想。

人的一生,能真正找到一件甘心为之付出的事是很难得。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其实终其一生都不一定找到这样么一件事情。

我们都常说,梦想不能当饭吃。

相信,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郭帆导演内心中其实还没有真正的梦想产生,只有一些喜好、爱好,而这个时候,第一要务就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一个自己还比较感兴趣,以后又能方便在社会上立足谋生的专业。

郭帆导演的性格之中,是有着一种对理性思维的认同和向往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会以那么严谨的态度去拍摄流浪地球的原因。而这种偏理性的思维,我觉得也是会让他会选择法学专业的原因。

法学应该也是他的爱好和兴趣,但是要说到梦想,应该还算不上。

所以,郭帆导演拍摄电影的梦想,也是在人生的历程中,逐渐才被定位和确立下来的。

一来,他可能有了一定的资本,不必再为了“吃饭”问题发愁。

而来,他也终于觉得,只要“吃饭”问题解决了,那么人生终究要为对梦想的热爱与坚持,去真正的拼搏一次,要不这算什么梦想呢!只不过是自己对人生的幻想。

所以我们看到,郭帆导演在工作两年后,又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说实话,郭帆导演在他成为导演后,拍摄的前两部片子,质量和票房成绩都一般,所以当他接受拍摄流浪地球的时候,也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郭帆再一次采访中也直言,拍摄《流浪地球》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信任。“他们都在怀疑,凭什么是你来做这件事?你有什么能力?你需要去证明自己,获得信任,那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然而,《流浪地球》的硬科幻内核,却恰好需要一个既感性而又理性的导演,来完成影片的拍摄。如果是一个纯粹艺术类出身的导演,很可能流浪地球也会被拍成一部太空歌剧式的电影,而郭帆导演身上的作为法学出身的他,有着严谨理性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正因如此,流浪地球系列才有了对各来未来科技如此丰富而又严谨的呈现。

在质疑声里,郭帆能够咬牙坚持下来,去完成自己的梦想,靠的就是定位好自己的梦想之后,对梦想坚定的热爱和坚持。

在郭帆的采访中,还有第二句话引人深思。

这句话就是,你的专业不会影响你的梦想,影响你梦想的是你的热爱和坚持。

这是一个过来人对后来人说出的感悟。我们大部分人是没有资格去说这句话的。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连自己的梦想都无法定位,更别谈为之付出热爱和坚持了。

我相信对于句话,那些正坚持在自媒体创业之路上的人,应该都会有所感触。

每个自媒体人都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自媒体大V,成就人生价值的同时,获得足以支撑自己体面生活的收入。

但有多少因为缺少足够的热爱和坚持,最终放弃了呢。

热爱和坚持,是真正能够推动梦想开始启航的伟大力量。热爱和坚持,有时候也意味着质疑、冲突、苦难、甚至绝望。

这一点,也正如在《流浪地球2》中,整个移山计划的进行。这个过程中,人类遭遇了多少内部的冲突、失败、甚至绝望。但是,在每一个剧中人物的坚持和努力下,人类终于点燃了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向着未来启航。

影响你梦想的是你的热爱和坚持。

只有热爱和坚持,才能点燃梦想的行星发动机。

热爱和坚持,才是梦想的启航的伟力。

与君共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wh/7853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