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海南,这些过年过节传统习俗,你
身 传 千年文明,铸就礼仪文化,十年苦功,练出的手艺绝活,传统技艺礼仪神秘繁复。 师徒代代身传,家族薪火沿袭,经岁月的洗礼和人类的传承,发展至今,形成了独有的体系。不论乡间闹市,人们手指间保留的技艺和情感,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都有着特殊的寓意。 春节,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也是一个能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节日。 《年味》之身传 春联 HAPPYNEWYEAR 一月中旬,海口年货老街博爱南路已经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对联摊位挂起红对联,饰品摊亮起大红的灯笼,两边的店铺生意热闹非凡。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承载着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美好的愿景,祝福与问候的表达。每年过年少不了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对于小明来说,也是备年时最有乐趣的事情。 如今各家各户的春联,都是从商店购置的。而小明希望自己家门口的春联,能够不普通。 距海口公里的儋州,自古翰墨飘香,儋州人对传统诗词、楹联、书法也甚是喜爱。在民间习俗中,诗词、楹联与书法的应用更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在乡间吟诗作对,蔚然成风,自撰自书更是相映成趣。 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对此处文化影响深远。历代以来,从官方到民间,都非常重视诗词书法的传承、运用和发展。 自古徽墨需平心静气,用砚台磨墨锭,墨汁调匀,红纸上桌,屏着呼吸,以无比虔诚的神态,胸有成竹,全神贯注,一挥而就,一气呵成。 古人对春联的内容和形式颇有研究,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个字,都应要求其声调成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书法墨写。 千年来,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春联被视为一种既高深又典雅的艺术创作,相比城市,在远离喧嚣的乡镇,更能感受传统手工技艺的温度。 剪纸 HAPPYNEWYEAR 乐东大安镇,黎族同胞聚居的山区镇。清新、质朴、淳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自成一派。 大安剪纸,作为一门古老独特的民间艺术,更是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成为乐东市大安镇,引以为豪的一大民间特色文化。 大安剪纸艺术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渊源久远。每到祭祀、春节、清明等节日的时候,大安地区的百姓会自己动手,制作简单图案的剪纸。 阿鑫学习剪纸技艺三年,一直以来跟着师傅林文生,苦学绘画和剪纸技术。想要尽快掌握这门技艺,得到师傅认可的阿鑫,不斯昼夜,每天反复的练习。 构思确定,起稿布局,将四角固定在蜡盘上,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顺序如同写字一样,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 看似粗犷的线条,反给人一种特有的野性,让作品不受条框的约束,情趣盎然。每一个纸上的符号都像灵动的舞者,散发出乐东黎族生活浓浓的乡土味特色。 三年的磨练,阿鑫悟出了大安剪纸的特殊魅力,与师傅一起开拓创新,用刻制代替剪纸来创作。从传统的剪纸到现代的刻纸的巨大改变,诠释着黎族剪纸艺术创作观念和做法的改变。寓意着原生态的民间文化发展,真正有力的推动。 大安人的创作,寄情于休戚与共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大安镇的剪纸技艺,烙印着黎族先民口咬与镂刻技艺的传统印记。 这是大安黎族世代沿袭的手作密码,从历史沿革而来,世代相传,一脉相承。 封米缸 HAPPYNEWYEAR 黎族,一个极具文化特性的海南岛原著民族。三千多年的传承,在每一位黎家人身上沉淀了宝贵的传统技艺与文化形态。 时至今日,深邃而远古的黎族文化,仍然在黎族社会中有着很大的影响。 黎家人把过年称为年节,是黎族一年之中重大的节日。农历腊月十七,与往年一样,保亭的黎族阿婆选择了一个数目为单数的吉日,在院子里冲洗着自家的米缸。 根据每年的习惯,勤劳的儿媳妇早早就从镇上买回来上好的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的大米,填满了阿婆怀中的米缸。 往米缸上搁一小碗槟榔,内置一个红包,再用一片红纸封住缸口系紧。 封米缸,黎家人别具特色的年俗,过春节的序曲,寓意来年富足。 正月十五的揭杠仪式,奶奶解开缸面上的红纸,拿出米缸里面的红包,给孙子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灌牛酒 HAPPYNEWYEAR 顺顺家里有一头每日陪妈妈下田耕种的大黑牛,大年初一的早晨,往家里四处贴满祈福的红符后,又开始在牛栏忙碌起来。 然而,他并不是牵牛下田干活,而是给牛罐酒。掺有数种跌打损伤,祛风等功效的特质牛酒,顺顺的妈妈用来灌给自家的耕牛喝。 黎族人认为耕牛也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耕犁千亩,任劳任怨,劳碌一生。每逢春节耕牛也应该停工休息,喝酒补身,以增精力,来年更有力劳作。 一小桶酒灌下后,耕牛将醉卧两三天。农耕文明的黎族古寨,封米缸,灌牛酒,都寄托着黎家人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福。 送神明 HAPPYNEWYEAR 50岁的符富进是东方市中方村的一名村民。他早早来到庙里,在一樽樽木雕的神像前,为庙除尘迎新。 岁末年初,东方村每家每户将推选出一名代表,负责包办村子里组团的年俗活动。今年,神明保平安的活动将由符富进来一手操办。 祭祀礼仪,亦是从饮食礼仪而起始。轮到符家送福,妻子必然负责祭品的筹备工作。 制作用于祭拜的米团,传承千年的黎家古老工艺。每年,她都会带着女儿一起感受着,这一套奇妙的手艺工序。 煮熟的糯米饭,在石槽里被捣成泥状,柔软的米团,携着香脆的芝麻粒,一同包裹着,中方村人的祈愿与虔诚。 请神明出庙巡村,必先摆案拜祭。吉时到,符大哥带着队伍,在庙里为神明祭奉。 礼毕,扛起神明,到每家每户串门送平安。 公扫村,这个黎族特有的新年祈福仪式,在东方市有着更接地气的叫法,送神明。 与海南其他抬公仪式不同,中方村的送神明活动,抬公人会抬着神明,路过村子里的每一户人家,为路过的人家送去神灵的保佑。 送神明,属于中方村的年俗狂欢,对于村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祈愿方式,更是先祖千年沿袭的礼节与信仰。 身传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民俗文化,被后代再次付诸实施。人人相传,代代相传。 一幅幅春联书写的优雅从容,一张张窗花寓意的美好和精粹,一个个民俗信仰,蕴含先祖的智慧与情感,无不彰显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传统年俗逐被世人简化,而年味却依然延续,世传! 文末留言,分享一下! 在你的家乡,哪种习俗是春节必做的? 《海南美》播出时间: 每晚19:00(首播)次日00:10(重播) 次日07:05(重播)次日16:50(重播) 海南影视综艺频道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商务合作: 近期热门详细戳:自带小花园!隐于闹市的海鲜私房菜馆,有着“佛系”的慢节奏... 详细戳:开园啦!全球最大的“恐龙”博览基地!海鲜广场、房车营地...吃喝玩乐一条龙! 详细戳:6.8折吃到撑!飙汗爆涮牛羊肉!这家老北京铜炉火锅,只需一口让你魂儿穿帝都! 报名咨询 ▼ 一起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wh/17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南春节习俗完整版,这次终于找全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