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位进士符确传略

符确,字坚石,北宋昌化(今东方市)赤坎村人,系符氏49世祖,渡琼始祖符有辰6代孙。确公资质聪颖,勤奋攻读,学业有成,中举人,登进士,功成名就,官封承议郎,任广东韶州、化州二郡太守。他为官清廉,勤政为民,励精图治,政绩显著。他热心教育,卸任后回乡创建“兴贤坊”,敷扬文教,培育人才,对推动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符确公终年73岁,谢世后谥文雅祀府乡贤。

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符确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东方《符氏族谱》记载:43世祖符有辰于北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年)奉诏自福建渡琼抚黎有功,受封万户侯,卸任后卜居文昌安乐乡安仁里淡水村。有辰公生四子皆袭封万户侯,统掌琼四所峒:长子宗系统万州陵水岭脚峒,次子宗铭统琼州清水峒,三子宗举统崖州琅瑥峒,四子宗安统儋州七坊大缘峒。符确祖父与臣公进琼山考取庠生,其兄与威袭封万户侯。臣公生二男:长男安福举受冠带举人,次男安会(符确父亲)敇封文林郎。安福、安会原籍文昌,后迁琼山。安会于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年)生符确,其后父子及长兄安福自琼山迁儋州高麻都(今三都镇)湳源村,并于北宋大观元年(公元年)再迁到昌化(今东方市四更镇)赤坎村。他们两次三番、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向西南迁徙,目的是为符确求功名,奔仕途。确公配陈氏夫人生四子:长子元功、次子元名(失传)、三子元介迁文昌任巡检司袭封千户侯、四子符捧得道惠仙高祖太乙真人。捧公生三男文育、文恋、文珍,均于南宋年间(公元年)考中举人(《符氏大事件年表》载)。文育居昌化,其子逢夷于元朝年间迁感恩居十所村,夷公后代孙符希曾(上通天村)系明代岁贡生,任福建省南平知县;文恋迁儋州湳源村;文珍居今东方市赤坎村。由此可见,符确世家乃名门望族,翰墨飘香,英才辈出。

发奋读书荣登进士

符确在其良好家风的熏陶下,胸怀大志,发奋读书,加上他资质聪颖,恬静好学,博通经史,才识超群。“十四岁通过童试,十六岁考取功名,成为地方上名望如日中天的少年才子”(《海南名人与故居》载文称)。他为了求得更多的知识、更高的学位,在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被谪海南居儋州期间拜师求学。据史料记载,符确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年)到儋州,进入苏东坡创办的“儋州学府”就读深造,成为苏轼的得意门生。确公在苏东坡门下,勤奋攻读,潜心钻研,受益匪浅,终于学有所成,从儋州学府返回家乡不久就入了贡。北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年),确公从赤坎到镇州(今东方市东河镇中方村附近)参加乡试一举考中镇州解元(举人第一名)。大观三年(公元年)赴京城(河南开封)会试登己丑科进士,名列贾安宅榜,填补了自隋朝科考取士以来海南无进士的空白。符确跃居海南第一位进士,是海南的光荣,符族的骄傲,应当挥书弘扬,故往日琼山府城符氏祖祠奉旨悬挂“开琼甲第”的大匾额于中堂,并以石条精刻“珠联海甸、笔破天荒”的大对联标在大门两旁;年春在文昌市重建的“符雅公祠”殿堂上,增设符确牌位,供世人进香敬拜。

符确破天荒成为海南第一位进士,特别是苏东坡在琼传播中原文化的启迪,对尔后海南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海南才子的成长,有着极大的鼓舞、鞭策及影响。据《正德琼台志》和《万历琼州府志》记载,符确一举考中解元、进士,其后“业精而行成,登巍科膺朊仕者继踵而出”。南宋绍兴、绍定年间,海南相继考中进士的有赵荆、王志高、陈仲良、钟洽、欧景新、陈应元、何一鹏、陈国华、黄文光、郑真辅等人。到了明代,海南文化进入长足发展的阶段,涌现大批才子,全岛共中进士62人、举人人,出了丘文庄、海瑞、王弘诲、王佐、郑廷鹄、唐胄、钟芳、符铭等一批“岭南巨儒”和知名人物,被称为“邹鲁之滨”。

勤政为民政声显赫

符确荣登进士后,官至承议郎,授韶州(今广东韶关一带)太守,届满后改任化州(今广东化州、高州一带)太守。他为官清廉,勤政为民,励精图治,“平居常以天下事自任”,政声显赫,誉盈天南。

据史料记载考证,符确出任韶州、化州二郡太守期间,关心百姓疾苦,致力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做了很多有利民生的实事。一是减轻赋税和徭役,与民生息;二是劝课农桑,鼓励民众积极发展生产;三是兴修水利,造福百姓。韶州位于北江上游,水患频繁,他亲自率领官员和民众疏通河道,修筑堤坝,使老百姓免受洪灾。到化州后,他看到当地每年冬季至次年夏季经常发生干旱,农作物歉收,他带领官员深入农村发动村民封江堵河,掘井挖塘,引水灌溉农田;四是提倡办学,敷扬文教。他有感于主政的韶化二州因文化贫乏造成经济的不发达,导致民众生活困苦的状况,便想方设法兴办教育。一方面下拨教育经费,一方面号召各村集资建学馆,教化百姓,以学兴农,从而改变了主政地区的落后面貌。

符确在韶州、化州任职六、七年间,以其广博知识和拼搏精神,为两州发展经济、传播文化、移风易俗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享有政声,誉为忠臣,官民拥戴。他改任离开韶州时,州内官员和邻近村民集队敲锣打鼓欢送他出境。在化州卸任返乡时,更有数十名官员和绅士长途跋涉,陪送他到徐闻海安上船后,长时驻足,依依不舍,挥手惜别。

敷扬文教培育人才

符确热心办学,敷扬文教,培养人才,可谓是呕心沥血,奋斗毕生,令人敬佩。他在赴儋州学府深造之前,就在其家乡赤坎村开办私塾,招收少年儿童读书;为官后,在韶州、化州大力提倡办学之风,使当地几乎所有村庄开设学馆,传授文化知识。他晚年告老还乡后,用其辞官俸银在赤坎村创建“兴贤坊”,供周边各村子弟上学,并亲自执教。后人还投资在新街地区购置8亩盐田出租他人经营,将每年收入租金用于教育经费和救济族内贫困子弟读书,后人称其为“符确盐田”(这块盐田解放初被新街盐场收归经营)。他为了广泛传播文化,不辞劳苦前往故居儋州湳源村,发动族人建起一座孔庙(后称“大圣堂”),作为尊崇孔子和教学的场所。“大圣堂”后来成为湳源村世代学堂,今称德义小学。

在确公不遗余力积极办学,千方百计敷扬文教的推动下,使当时的昌化、感恩地区“书声琅琅,弦歌四起”,读书之声蔚然成风,为地方上培养出不少栋梁之材,对推动海南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尤其令族人高兴的是,在符确精神的激励下,后代子孙勤奋读书,努力拼搏,早就了大批古代功、近代贤人、现代高级军官、党政要员、专家学者、经商富豪。

敬仰先贤重修墓祠

史料记载,符确生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年),卒于南宋绍兴年间。他逝世后,其墓建于赤坎村东部居侯岭南大塘边,与其父亲安会、伯父安福墓并排。这里原属荒坡,没有村庄,因万户侯符有辰之后裔符确(州太守,属侯王之列)卒后葬于此处,人们视为风水宝地而陆续迁此聚居成村,称居侯村,意居万户侯之村。符确墓原立石碑一条,中间镌刻“大宋进士守韶化二郡乡贤符讳确公之墓”十七个大字,还建有牌坊、华表等(今已无存)。据考查,确公嫡传后裔已分居内外各地,故符确墓成为今东方、昌江、儋州、临高、白沙、乐东、三亚、文昌等市县的符氏始祖墓,并作为一处名人墓载入史册。年,东方县人民政府将符确墓列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呈报海南省政府申请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博有殊荣。

八百多年来,符确墓深受人们的敬仰,符氏子孙每年清明节结队前往扫墓祭祀。然而,有些人缺乏保护文物意识,几次破坏符确墓。清朝初叶、中叶,当地人两次欲盗物占地建房,儋州湳源村几百名宗亲赶来配合赤坎等村符氏子弟跑到现场制止,并上告官府予以解决。“文革”中,红卫兵破“四旧”冲进符确墓碑园要挖坟砸碑,邻村族人赶去冒险从红卫兵手中把符确墓碑抢回藏起来,才免于毁坏。年春,东方、昌江符氏子孙发起重修符确墓,符世俊、符瑞锦等宗亲捐资勒立两条新碑,墓园环境有所改观。可是,当地极少数人无视名人墓的庄严美观,近年来有人进入墓园挖粪池堆放猪牛粪,甚至占地埋坟、砌围墙、围篱笆,缩小市政府划定的墓园面积。面对符确墓令人痛心的境况,东方市符氏宗亲理事会号召族人捐资,在符桂林宗长一家慷慨乐捐9万余元的带动下,筹集资金于年动工修缮墓园墓,重立三条铭碑,砌筑围墙,新建大彩门(7月竣工落成),遂使符确墓这座历史文物焕然一新,彪炳千古,世代拜谒。

符确致仕返回故里后,在赤坎村创建的“兴贤坊”历经九百来年的风风雨雨,老化蜕变,几经维修,后改称“兴贤堂”。至清乾隆年间儋州举人符凤纪提倡修建时,为纪念确公而改为“兴贤祠”。据赤坎村族内长老说,“兴贤祠”原为烽火山墙式建筑,室内有许多壁画,很是富丽堂皇,清末毁于台风,民国初年重修为硬山顶式三间大瓦房,后因年久失修,“兴贤祠”濒临倒塌之势。为了更好地纪念先贤,代代传承,年修编全市《符氏族谱》时,修谱委员会作出重建符确公“兴贤祠”的决定,符廷发、符立强宗长亲自组织,桂林、成质父子慷慨捐款元,带动族人筹足资金后,于当年10月动工重建,年底竣工落成。

重建后的”兴贤祠“为山顶式三间大瓦房,面积平方米,系古式建筑。屋墙垒砌红砖雕花格,屋面铺盖红黄色琉璃瓦,屋脊镶嵌双龙戏珠,四角飞檐走壁;室内中厅设殿台,置确公灵牌,后墙内悬挂符雅公、有辰公、宗系公、符确公大幅画像,立铭碑四条;前门上端悬挂原通什军分区政委符树森宗长题词写的”符确公兴贤祠“大匾额;四周砌围墙(院内面积多平方米),大门筑红柱贴瓷砖。新建的”兴贤祠“气势恢宏,堂皇壮观,宽敞通畅,利于世人缅怀瞻仰。

符确公”兴贤祠“是先贤当年教书育人之场所,培养出大批人才,属于历史名祠,所以,年东方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弘扬符确精神广开道路。

符确公是一位博学多才、满腹经纶的才子,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在广东韶州、化州为官多年,业绩辉煌,政声显赫,应当浓墨重彩尽情抒写,但因史料欠缺,加上本人水平有限,故本文所述尚不足以成为符确生平全史,只作抛砖引玉。希翼族内有识之士继续探索,进一步挖掘、考证、补充,使符确生平事迹臻于全面、系统、准确,让符确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年6月

符毓春,原中共东方县委常委会秘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东方县物资局和统计局局长,已退休。

注:文章抄录于符确公墓园修缮落成纪念特刊年元旦出版

广告

“符氏家酒”百年工艺、酿酒世家

从我做起也是公益奉献

每销售一瓶厂家回馈符氏宗亲会公益事业(海南宗亲会与各市县宗亲会共同分享公益收入)。

公益在于行动,喝酒就喝咱兄弟生产的酒,也是公益奉献。

符家祝酒歌小调词:

符家相聚乐呵呵,什么也不说,祖先知道我,小小酒杯算什么,喝了再喝,喝!

东方地区分代理符永芳

点击放大图长按几秒识别图中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ly/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