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粉是海南当地一种著名的特色小吃,据说于明代由福建移民传入海南,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海南粉十分受海南人欢迎,尤其是在省会海口,自古以来每逢娶亲、嫁女、生日、满月、公期等喜庆场合,款待亲戚朋友的宴席上必定少不了海南粉这道佳肴。海口当地人所称的海南粉,特指的是加入各种配菜腌拌而食的米粉。海口人对海南粉的热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哪怕一日三餐都离不了它,从早吃到晚也不会觉得腻。在海口的每一个角落,小到街边食摊,大到豪华饭店,随处都能见到海南粉的身影,它已不仅仅是一道地方美食,同时也是海口人生活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不仅深植于海口人的舌尖味蕾,更融入到了老海口的文化根髓当中。

  海口西门街,是海口为数不多的几条历史老街区,从明代海口所城设立至今,这条老街就一直存在着,并一直沿用着“西门街”这个古老的街名。这是一条洋溢着浓浓市井气息的老街,就在这条街上,有着一家30多年的老字号海南粉店——亚妹粉店。

  西门街仅有短短的两三百米长,在小街的中段,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这家传说中的老字号粉店。店面小而简陋,甚至用破旧来形容也不为过,几张漆面斑驳的小折叠桌,十几只同样写满岁月沧桑的小木凳,已经把小小的店面挤得满满当当,而更满满当当的还是那些如流水般来来往往的食客,有学生,有上班族,更有老街坊,稍微来慢点就只有站在一旁等位的份了。这家小店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点起床,5点开始准备,6点开张营业,每天固定卖5箩筐米粉,约有多斤,卖完打烊。

  海南话把“阿妹”叫做“亚妹”,粗听“亚妹粉店”这个店名,许多人都会以为老板娘“亚妹”应该是一位二三十岁的年轻妇女,实际上,这位“亚妹”姓潘,已经70岁了(图中远处的老人就是“亚妹”)。据说潘亚妹的手艺来自父亲,上世纪50年代,亚妹的父亲挑着担走街串巷卖海南粉。由于配料丰富口味好,父亲卖的海南粉很受欢迎,她也跟着父亲学会了制作海南粉。到了80年代,她所工作的单位效益不好,于是出来继承父业开店卖海南粉。这一卖就红火到了今天,成为海口远近闻名的老字号海南粉店。

  亚妹海南粉的配料十分丰富,多达十几种,包括牛肉干、猪肉干、油炸花生仁、炸酥、黄豆芽、酸菜末、蒜泥末、芝麻末、碎葱末、碎香菜,以及酱油、秘制调味汁等等。只见潘亚妹手脚麻利地给一碗碗海南粉依次添加10多种配料,再浇上一勺香浓的芡汁,一碗香喷喷的海南粉就可以上桌了。整个过程干脆利落,不超过十秒,令人叹为观止。在欣赏完这一番近似于表演的料理过程后,每一位食客想必已是味蕾绽放,口舌生津了。其实各家海南粉店的配料基本上大同小异,关键是在于米粉的口感质量和独家秘制芡汁所带来的味觉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粉中的这种小片的脆炸面片,海南话叫“炸酥”,正是潘亚妹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创的。当时她为了丰富海南粉的配料和口味,尝试着将这种香脆独特的“炸酥”拌入海南粉中,没想到食客吃了个个大赞,所以便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开了。如今,海口市面上的海南粉店都普遍采用了“炸酥”这一配料。

  每张餐桌上都放有海南特色的虾酱,喜欢的话可以加入粉中,更加别具风味。虾酱是用新鲜的小海虾捣烂后加食盐和酒密封发酵而成的一种特色调味酱,鲜香扑鼻、咸鲜浓郁,是佐食的必备良品。(小编:拿来炒菜也很棒的。)

  搅拌均匀的亚妹海南粉,只待开动了,中间淡紫色的就是我最爱的虾酱。

  记住,正宗海口老街坊的海南粉吃法是酱紫的——将碗里的粉吃到快完时留下一些,到店员那里舀一小勺拌粉的秘制调味汁(里面有些许笋丝,做汤最好),煤球炉上的大水壶里装着的是热乎乎的清淡海螺汤,把这些一股脑儿地冲入碗中,此时腌粉就变成了汤粉,咸鲜酸甜,又是另一番滋味,还不带丝毫浪费,直喝个底朝天。吃饱喝足后,买单走人,最捞的海口STYLE生活就这么精神抖擞地从一碗海南粉开始了!

来源:李子的博客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ly/1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