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美食七怪nbsp你说怎么
第一怪三个蚊子一盘菜,腿还伸在盘子外第二怪三个老鼠一麻袋第三怪三条蚂蝗一皮带第四怪文昌人的脑袋半边晒第五怪头上斗笠当锅盖第六怪蚂蚁树上把窝盖第七怪老太太上树比猴快第八怪大姑娘像老太,老太像妖怪第九怪裤衩子当做帽子戴第十怪短裤穿在长裤外第十一怪臭鱼烂虾一道菜第十二怪臭水沟里洗白菜第十三怪大姑娘抱着孩子谈恋爱第十四怪人不穿鞋牛穿鞋第十五怪牛尾下雨牛头晒第十六怪牛比警察还厉害第十七怪牛车跑得比火车快第十八怪一条裤子穿三代 俗话说,海南十八怪,一怪比一怪。说是“十八怪”,其实一点都不怪,因为它是海南独享,甚至作为海南的土著文化,早已成为外地人对海南地道生活的一种解读和认识;这不,随着国际旅游岛大发展,那些被隐藏的海南七怪又被有才的海南人挖掘,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怪,一起来领略南国“风骚”吧: 第一怪:咸鱼当成茶来卖 在海南的五指山,当地人普遍自制一种“鱼茶”。鱼茶是黎族苗族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也是黎苗族人的风味食品。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上都会有鱼茶销售。虽然它名为茶”,实际上和我们平日里喝的红茶、绿茶等等毫无关系。其经过天然发酵过的高山熟稻米,再加上鲜鱼肉,鱼腩,猪肉,牛皮或鸡蛋等做配料,其味道鲜美。鱼茶味酸而微咸,甘香可口,诱人食欲。凡是吃过鱼茶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认为实在堪称一绝。咬食时柔软且稍韧,气爽神清,五内透明,深受中外食客的青睐。 第二怪:几条虫子一盘菜 沙虫,又称“海肠子”,动物学名称为“方格星虫”,产于沿海滩涂泥沙之中,外观长两寸左右,状若芦芽。沙虫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光村的沙虫做法通常有两种,即爆炒和煮汤。其中“三色沙虫”已经成为海南的知名菜肴。 第三怪:番薯当成酒来卖 番薯酒是海南儋州的特色酒品,是用儋州的排浦、大成等镇盛产的番薯,经独特工艺精心酿制而成的,在当地颇负盛名,被誉为儋州“茅台”,是儋州人招待贵宾的佳酿。 第四怪:水果搭着盐来卖 吃水果蘸辣椒盐对于海南人来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当然,它也能让品尝过的外地人大呼过瘾。辣椒盐是辣椒粉和盐混搭而成,在吃芒果、杨桃、李子等酸涩的水果时,轻轻蘸点辣椒盐,便能消除那种难以承受之酸,取而代之的是酸甜中带着微辣,清爽可口。 第五怪:几坨“鸡屎”也是菜 鸡屎藤粑仔是一道广西、广东,海南等地流行的汉族小吃。是很好的滋补品,有清热、解毒、去湿、补血的功能。 鸡屎藤其实是一种蔓藤类植物,喜欢生长于气候温热、潮湿的灌木丛中,生命力很强。因为叶子用手揉烂后初闻有一股鸡屎味,所以才得这样一个不雅的名字,但其实久闻又会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第六怪:石灰竟是槟榔的菜 一个装着槟榔的小篮子,一个装着蒌叶的小篮子,一小碗石灰,一个板凳。在海口路边随处可见售卖槟榔的摊贩。时不时有路过的行人停下脚步,买上一袋槟榔,不忘提醒一句“给我放石灰。” 俗话说“一口槟榔一口灰”,在海南,蘸着石灰吃槟榔是一种独特的饮食时尚。海南人吃槟榔,喜欢嚼青果,将青嫩的槟榔果切成小块,然后再把槟榔的外皮和果蒂剥除,取青蒌的叶子涂上熟石灰叠成小三角状,称为“槟榔角”,一口塞进嘴里慢慢咀嚼,享受三种原料在口中释放出的刺激。渐渐地满口殷红,两颊泛红,如同喝了醇酒一般。苏东坡诗“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便是描述了青春少女嚼槟榔之后娇态百出的情景。 第七怪:面条加糖没有菜 海口的老街一直都有糖水面摊,和家里日常做的不同,面是加入碱水的手工鲜面,“咸甜”搭配有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却又十分开胃,全无单一甜味的那种腻。姜也是必不可少的配料,街边摊往往很大方,整块整块地拍扁往锅里扔。孩童时代嘴很馋,幸运盛到一碗有大姜块的面都很兴奋,不怕辣地捞出来嚼一嚼才吸吸气吐掉渣。街边摊还有一种“豪华版”糖水面就是加入鸡蛋和“噶佬粿”(汤圆),咬开弹牙的汤圆,流出的是浓浓的芝麻浆,那是绝对在家里没有的美味了。 如果说《射雕》里的江南七怪武艺非凡!那么,海南美食七怪,绝对称得上是最具地方特色,并且与众不同,口感不一;因为它代表着一方水土的浓厚文化和人文,你说海南“七怪”,是不是更“怪”,而且是“怪”的深邃,“怪”的厚重! 其实,这只是列举的其中一部分,比如会飞的鸡、五只脚的猪、用椰子肉和汁炖鸡等等海南特色,数不胜数,详情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ly/12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社区动态陇海南里社区文化墙引领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