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

琼州海峡连续出现大雾天气,

海口三大港不时停航,

周边多个路段拥堵严重。

海口各相关职能部门全力以赴进行疏导,做好服务保障,真心实意换取过海旅客的理解支持。

在浓雾重锁的各大港口,海南人的温情暖意,异常夺目。

工作人员及公安交警

2月20日下午,海口城警支队支援交警开展过海车辆秩序疏导工作,接班民警因堵车无法前往秀英港,情急之下骑共享单车赶赴现场。

图片由网友拍摄。

轮渡生产两个港区平均每天安排近名包括船舶、码头安全生产当班工作人员以及从各单位各岗位抽调的应急人员、志愿者参与疏运工作,近名包括公安干警、保洁人员加强道路疏导和保洁力度。

环卫

截至20日12点,三大港口共计出动人次;其中,海口港出动人次(比平时增加了60人次),平板车1台,临时增设50个垃圾桶,垃圾袋个,清运垃圾约17吨,移动公厕50座;南港、新海港环卫保障情况,截至20日12点,两港共出动人次(比平时增加了人次),平板车1台,临时增设个垃圾桶,垃圾袋个,清运垃圾约17吨,移动厕所70座。

滨海大道拥堵路段安装移动厕所,为旅客提供方便。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陈若龙摄

在海口市滨海大道,环卫工人在及时清扫路面垃圾。海南日报记者张茂摄

志愿者及热心市民

志愿者在为滞留旅客免费提供爱心早餐。

志愿者在为滞留旅客免费提供爱心早餐。

市民自发向滞留旅客提供热开水

市民陆女士拎着两壶开水来到丘海大道的志愿服务点。“我家就住在这附近,从楼上看到排队车辆那么多,我想一定有需要热开水的旅客,孩子喝奶,老人吃药都需要热水,所以我就来了。”陆女士送上热水后又和志愿者们一同服务旅客,安抚旅客情绪。

家住东方洋社区的彭阿姨和老伴从昨晚就开始轮流向在路边向等候过海的旅客免费提供热水。海南日报记者邓海宁摄

有爱一家人免费发放绿豆汤

福隆广场居民王奶奶自发给滞留旅客发放免费绿豆汤,记者采访时已经免费发放了4锅,说话间王奶奶的女婿正抱着第5锅汤来到发放点。王奶奶的两个小孙女也没闲着,拿着“免费绿豆汤”的牌子一路吆喝“免费发放绿豆汤”。

图片由海南日报记者邓海宁摄

图片由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韦茂金摄

面对不可抗力的大雾封航,

海口人纷纷伸出援手尽力帮助远方朋友

致敬这些感动瞬间……

2月21日上午,海口市南港码头附近,海口爱心旅游企业给滞留旅客免费发放餐饮,获得旅客点赞。

奋战在一线坚持为滞留旅客提供帮助的人们,零点过后才能坐下来吃上一口盒饭。

海口琼山区组织80余名志愿者为港口滞留旅客送物资。

2月21日晚9时许,海口秀英港,保洁员和滞留旅客聊天,一起聊天放松心情。

2月21日晚8时许,海口秀英港附近,志愿者一直忙碌着为滞留旅客送水送饭,不时有滞留旅客前来感谢。

2月21日晚8时许,海口秀英港附近,志愿者一直忙碌着为滞留旅客送水送饭,不时有滞留旅客前来感谢。

据了解,海口市在三大港口等处共设立志愿服务点个流动志愿服务点,参与志愿者2余人次。自18日至22日18点,累计设立各志愿服务点个次,参与本次志愿服务的各界志愿者多人次。志愿者当中,由市团委等组织的占一半、自发前来服务的也占了一半,这其中最大的有70多岁高龄,最小的只有八岁。

滞留旅客:“堵车不堵心”

21日,在滨海大道国际会展中心,来自深圳的杨先生竖起大拇指说:“感谢海口人民,感谢爱心企业和志愿者,为我们这些归家的游子提供那么好的服务!”海口人民的善举,获得杨先生的点赞!

21日16时,记者发现在滨海大道沿线的绿化带旁,每隔十米就有一个大大的黑色塑料袋,塑料袋是环卫提供给旅客便利放置垃圾用的,旅客将垃圾装袋后方便环卫工人集中处理。旅客刘先生称:“感谢海岛蓝天下连日陪伴的工作人员、志愿服务人员,让我们觉得非常的暖心。”

“最感动是志愿者,我们堵着多久他们就陪了多久。”来自沈阳68岁的吴大妈对海口志愿者赞不绝口。吴大妈表示,自全家堵在路上的一天一宿都有志愿者发八宝粥,非常感激。“昨天早上11点到秀英港附近就堵到现在了,终于可以开车进港上船,紧张的心都放了下来。海口景色美丽,志愿者的热心更美!”吴大妈夸赞道。

一路困难,一路感谢!

最新进展:截止23日,海口旅客滞留情况缓解,若天气良好,恢复常态预计2天左右。

温暖海口,有你有我

为辛苦工作的交警、志愿者

热心的市民、遵守秩序的旅客点赞!

综合自海南日报、中国之声、新华网、海南广播电视台

审核:邓植尹

责编:王钰王晓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shengzx.com/hnjj/78535996.html